濟南能源人:用責任心換百姓安心
長按識別二維碼閱讀精彩內容
濟南能源人:用責任心換百姓安心
近一個月來,守護泉城“安燃”的燃氣安全“百日行動”攻堅克難的號角持續吹響,濟南能源集團所屬山東濟華、濟南港華兩家燃氣企業的安檢員們針對燃氣報警器超期等“五個一律”問題,對全市餐飲場所燃氣安全進行“拉網式”排查,他們每天的巡查步數,就是居民的“安全指數”。
一輛電動車、一個背包
一身工裝濕無數次
雖然酷暑難耐,但攔不住燃氣安檢員們奔波的步伐,身穿藍色工裝的他們每日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排查安全隱患。90后小伙楊三新便是其中一位,一輛電動車、一個鼓鼓囊囊的工具包是他開啟一天工作的標準配置。
近日,為進一步加強全市餐飲場所燃氣使用安全監管,有效遏制事故發生,濟南市發布相關通知,要求對全市范圍內所有燃氣企業供氣的餐飲場所開展“拉網式”排查,濟南能源集團所屬兩家燃氣企業安檢人員,根據“五個一律”要求,每天走街串巷,為餐飲用戶消除安全隱患。“由公司每天給我們排出次日的計劃表單,打印出來發放到我們安檢人員手里,這是我今天的任務,有10余戶”,楊三新指著手中的表:“表單上會對應填寫設備是否有隱患等相關信息,當天完成后,交到內勤人員手中,經匯總登記,完成故障上報,通知商戶限期整改。”
“公司每天給我們排出次日的計劃表單,打印出來發放到安檢人員手里,這是我今天的任務,有10余戶。”楊三新指著手中的表單說。“表單上會對應填寫設備是否有隱患等相關信息,當天完成后,交到內勤人員手中,經匯總登記,完成故障上報,通知商戶限期整改。”
在轄區某燒烤店,細心的楊三新發現角落里一根燃氣管被纏上了熱水器電線。“燃氣管上是不允許捆綁其他物品的,帶電的情況下,萬一發生漏電就是極大的安全隱患。”楊三新說著就親自動手,將打結電線拆除。
廚房里又悶又熱,活動空間極為狹窄,從逐個管線排查到填寫檢查記錄卡、張貼宣傳單、開具提示單,一會兒楊三新就大汗淋漓。
“如果不是你來檢查,我們的工作人員就算是看到了,也不覺得這是個危險。現在天氣比較熱,容易發生事故,我們一定配合整改。”該燒烤店負責人說。
不厭其煩地解釋
希望互相理解
“報警器一定要24小時開著。”記者發現,每到一處工商戶,楊三新都會強調報警器的問題,哪怕檢查一圈下來,沒有發現安全隱患,他還是會忍不住叮囑兩句。
“這個報警器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,但很多餐飲商戶們安全意識薄弱,不按期更換甚至直接將它拆除。”楊三新說,“近期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中,多次遇到了一些用戶拒不配合整改的情況,一遍遍地解釋已經成了我的職業病。”在他看來,只有大家真正明白了燃氣的危險性,才能真正理解支持安檢工作。“天然氣在空氣中濃度為5%~15%的范圍內,遇明火即可發生爆炸,這個濃度范圍為天然氣的爆炸極限。看那邊安裝的就是報警器的探頭,當環境內燃氣泄漏濃度達到爆炸下限的20%時,控制器就會發出聲光報警,向聯動緊急切斷閥門傳遞電信號,立刻關閉燃氣供應,消除燃氣安全隱患。像廚房這種場所明火較多,如不及時監測到,一旦發生危險,后果不堪設想。”
“換一套報警器咋這么貴?為什么要給我們停氣?......”楊三新到餐飲商戶檢查,不時會聽到大家的疑問,他每每都耐心地聽完大家的傾訴,然后再講解“百日行動”相關政策。“雖然工作是重復的,但我們不能煩,燃氣安全是天大的事兒,需要我們有責任心,我們希望一次性將工作做到位,讓用戶和我們能互相理解,達成共識。”
工商餐飲業戶的燃氣安全關系著廣大群眾的安全感、幸福感,因此,餐飲用戶的安全標準會更加嚴格。楊三新給記者看了他手機中的步數記錄,每天都超過萬步,有時由于商戶地址、店長信息的變更等找不到,為了尋找名單上的商家,他要多方打聽,多走好幾里路。濟南能源集團根據“五個一律”要求,承擔著餐飲用戶超期燃氣報警器更換及安全隱患消除工作,他們每天的巡查步數,就是用戶的“安全指數”,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任務,用實際行動守護泉城“安燃”。
濟南能源人:用責任心換百姓安心
長按識別二維碼閱讀精彩內容